你是否曾和哪位同事關系緊張?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恰好你是那種討人喜歡、大家公認的好同事,那么也至少會有想和誰關系更親密的想法吧?
好了,現(xiàn)在你就要想著那位與之關系緊張或者希望更親密的同事,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你是根據(jù)同事今天的表現(xiàn)來看待他,還是根據(jù)上個星期、上個月、甚至是去年的表現(xiàn)來看待他呢?
和對方聊天談話時,你是以改變他的想法為目的,還是同樣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當你在收件箱中看到他的名字時,是否在打開郵件之前,就有了對他先入為主的看法?
這些都是執(zhí)行正念(Executive mindfulness)的核心問題。雖然我們已通過相關研究了解到正念的好處,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正視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在工作中保持正念?畢竟我們不能在辦公桌前冥想或者做瑜伽。
理解正念、明白正念的切實作用,對于改善工作關系至關重要。我們和同事的關系正是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慢慢改變的。
不用專業(yè)術語來解釋的話,所謂正念,是指不摻雜任何評判地專注于當下。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其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尋求新奇”(Novelty seeking),在當下的環(huán)境中尋求新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另一種是“聚焦”(Focus),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當下這一刻。
與正念相反的是“習慣性”(Habituation)。習慣性是指按照習以為常的方式來進行思考和行動,就像自動駕駛一樣。
總之,正念意味著非習慣(Non-habitual)和非評判(Non-judgemental)。
注意力提升了,意識就會提高,自然會引導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和決定,以及激發(fā)出更好的行為。誰會不希望擁有更好的判斷、決定和行為呢?
現(xiàn)在就來嘗試一下——在熟悉的辦公室中“尋找新大陸”。讓自己停下來,認真地品嘗手中的咖啡,感覺身體在椅子上的重量,觀察一個你之前不曾留意的事物。如果要是去開會的話,那么不妨選擇一條與以往不同的線路走到會議室。開會時,試著讓自己沉默十分鐘(除非老板讓你回答問題)。
以上都是練習正念的小方法,而下面的四種方法將更具有實質性,可以用來改善你與同事之間的關系:
以“今天”而不是過去的表現(xiàn)來看待同事。
與同事相處幾個月或者幾年后,我們往往能自然地預期到他們會說什么、做什么。但是,從今天開始,請你以全新的目光來看待同事。今天同事的狀態(tài)如何,語調怎樣,表情怎樣?他又在提老掉牙的事還是說了些新的、讓你欣賞的話?
談話是否會對你的想法有所改變?
跟同事聊完,你的想法是否會有一些改變,哪怕是一點?如果一點也沒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你沒有在尋求新信息,只是在確認自己的固有看法。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一定是錯的,但至少可以說明你對于新信息不夠開放。正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接受驚喜的開放心態(tài)。
問問自己在收件箱看到同事名字時,會冒出什么想法。
前陣子,我和同事兼好朋友Darren Good合寫了一篇文章,是關于在收件箱看到同事名字時所產成的“快閃記憶”(Flash images)。快閃記憶發(fā)生在讀郵件內容之前,你的腦子按照過往與同事打交道的經(jīng)驗,產生瞬間聯(lián)想,從而影響了你對郵件內容的看法。雖然這是正常的大腦反應,但是存在潛在問題,因為消極的眼光往往導致負面的解讀,所以試著把同事當成朋友來閱讀郵件吧。
積極發(fā)現(xiàn)同事身上全新的、正面的信息。
假如你是和我一樣的普通人,那么生活中就難免出現(xiàn)讓你感到惱怒的人。而正念則為減少這種負面情況提供了可能。這就意味著,你要有意識地去察覺同事身上的正面信息。他哪一點最讓你欣賞,說了哪些有幫助的話,又做出了哪些貢獻?他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把注意力聚焦在這些方面,你就已經(jīng)行進在優(yōu)化同事關系的進程中了。
你的生活會因為這些舉措而明顯改變嗎?大概不會。每次開會、每段同事關系都會順利、美好嗎?肯定不會。但是,你會更加理解正念在工作中的作用——改變習慣性思維,以全新的心態(tài)觀察周圍的事物,同時更加專注投入。要知道,正念會為你帶來優(yōu)質的注意力和意識,自然就會讓你做出更好的的判斷,擁有更好的表現(xiàn)。
正念,提供了一種讓你重新出發(fā)的方式——打破舊有的注意力模式和審視他人模式。而這正是每個真正渴望成功的人都需要做到的。
Duncan Coombe| 文Duncan Coombe是瑞士國際管理發(fā)展學院組織行為與領導力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