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展會 > 2011第二屆納米醫(yī)藥峰會通知

2011第二屆納米醫(yī)藥峰會通知

瀏覽次數(shù):4388 發(fā)布日期:2011-7-5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2011第二屆納米醫(yī)藥峰會   2011年11月3-5日  中國深圳會展中心
 
大會介紹
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協(xié)會主辦,百奧泰國際會議(大連)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第二屆納米醫(yī)藥峰會,將于2011年11月3-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主題為:生物醫(yī)藥與納米技術一體化。
 
納米技術是21世紀最具前途的科研領域之一,成為我國引領未來發(fā)展、實現(xiàn)重點跨越的4個重中之重的領域之一。隨著納米科技與現(xiàn)代醫(yī)藥和生物學的交叉與滲透,產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納米醫(yī)藥。納米技術能否在生物醫(yī)藥領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需要來自生物學和臨床醫(yī)學領域的具體目標的牽引,以及各領域的深入合作,從而互相促進。
 
本屆大會主要議題包括:納米藥物、納米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在組織引導再生與修復、藥物的靶向輸送和控制釋放、納米技術與中藥、納米醫(yī)藥技術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納米技術的環(huán)境健康與納米安全性、納米戰(zhàn)略與國家政策等。本次會議將邀請國際著名專家,世界各國納米技術協(xié)會領導,國際著生物醫(yī)藥企業(yè)高管,大學教授及研究所科研精英做科技報告或參加會議。另外,大會還設置了企業(yè)和產品展覽展示,項目對接,投融資洽談會等,預計總參會人數(shù)500多人。
 
本次會議會為參會人員提供最前沿的科技資訊、傳遞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和最新動向,是納米醫(yī)學研究領域的年度盛會。期待著2011年11月與您共聚深圳!
 
大會亮點
邀請國際頂級專家作主題報告
300多位納米醫(yī)學學術專家及企業(yè)領導人閃亮登臺
50多個納米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展示
大型醫(yī)藥產品技術和設備展覽展會
來自知名機構和組織的1000多為代表參會
創(chuàng)意深圳,時尚之都,領略中國特區(qū)風采
 
著名演講人
William Self博士,美國佛羅里達中央大學醫(yī)學院副教授
André Chwalibog博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
Ewa  Sawosz博士,波蘭華沙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M.Helena Godinho博士,葡萄牙新興里斯本大學教授
Salvatore Santoli博士,意大利國際納米生物工程試驗有限公司總裁
Hamada Fumio博士,日本秋田大學教授
Malathi Srivatsan博士,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副教授
Roberto Raiteri博士,意大利熱那亞大學教授
Ching-Li Tseng博士,臺灣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
Frank Klose博士,澳大利亞核科學與技術組織科研帶頭人
Fabio Beltram博士,美國意大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教授
Andrey Rogach博士,中國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Farid Menaa博士,美國Fluorotronics公司主任
Jean-Bosco Tagne博士,美國國家肺中心醫(yī)學院副教授
David Cipolla博士,加拿大Aradigm公司高級總監(jiān)
George Altankov博士,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
Mostafa Analou博士,美國利文斯頓集團顧問兼Charlesson 制藥集團副總裁
 
部分參會機構
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日本法政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日本東北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癥研究所、美國佛蒙特大學、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瑞士巴塞爾大學物理研究所、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中國西北工業(yè)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國華盛頓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美國休斯頓大學、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臺灣交通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中國香港理工大學、德國波茨坦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意大利羅馬大學、日本東京大學 、日本國立研究所、臺灣臺北醫(yī)學大學、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美國基石藥廠、美國南加州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中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美國新澤西州州立大學 、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韓國漢城國立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美國凱斯西儲大學、中國浙江大學、中國北京大學、美國阿肯色大學、中國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醫(yī)學院、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俄羅斯科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美國密蘇里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英國里士滿化學公司、美國PHYchip公司、瑞士Gimmune有限公司、美國NanoInk公司、英國QuantuMDx集團有限公司、美國Xylos公司
美國Nano-Ditech公司
 
科技論壇
論壇1:納米醫(yī)學的最新研究
章節(jié)1-1: 納米生物學
專場1-1-1:納米系統(tǒng)生物學
專場1-1-2:納米生物結構
專場1-1-3:人造細胞納米技術
專場1-1-4:納米技術在細胞與生物分子識別中的應
專場1-1-5:蛋白質與納米生物學
專場1-1-6:脂質復合物與納米生物學
專場1-1-7:納米力學:從細胞模擬,計算到組織建模
專場1-1-8:納米生物學與仿生化學
專場1-1-9:納米技術與分子馬達
章節(jié)1-2: 納米生物技術
專場1-2-1:人造納米自組裝
專場1-2-2:從功能性生物分子到細胞的納米醫(yī)學技
專場1-2-3:納米生物技術用于藥物靶標鑒定
專場1-2-4:靶標納米粒子與納米膠囊
專場1-2-5:納米陣列與納米生物芯片
專場1-2-6:聚電解質多層膜
專場1-2-7:納米結構技術與生物功能
章節(jié)1-3:納米醫(yī)學基礎研究
專場1-3-1:納米心臟病學
專場1-3-2:納米腫瘤學
專場1-3-3:納米免疫學
專場1-3-4:納米微生物學
專場1-3-5:納米藥理學
專場1-3-6:納米神經病學
專場1-3-7:納米整形外科學
專場1-3-8:納米眼科學
專場1-3-9:納米毒理學
 
 
論壇2: 多種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
章節(jié)2-1:用于納米醫(yī)學的多種納米技術
專場2-1-1:納米顯微鏡與輸送動力學電學表征
專場2-1-2:微流控,芯片實驗室,微電機系統(tǒng)/納機電系統(tǒng)
專場2-1-3:質譜在納米醫(yī)學中的應用
專場2-1-4:光學工具和光子技術在納米醫(yī)學中的應用
專場2-1-5:納米表面技術
專場2-1-6:納米電子學和納米計算機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專場2-1-7:納米醫(yī)學和納米生物技術數(shù)據(jù)處理
專場2-1-8:納米力與納米成像技術
專場2-1-9:納米外科
章節(jié)2-2:智能納米材料
專場2-2-1:單克隆抗體納米醫(yī)學
專場2-2-2:納米聚合物和納米載體
專場2-2-3:應用于新型給藥系統(tǒng)的安全納米材料
專場2-2-4:新型納米結構材料建模及加工
專場2-2-5:功能化無機納米材料
專場2-2-6:智能量子點
專場2-2-7:納米晶體藥物
專場2-2-8:納米線,納米管及納米棒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專場2-2-9:納米結構材料與超分子科學
章節(jié)2-3:納米材料加工
專場2-3-1:自上而下加工
專場2-3-2:自下而上加工
 
論壇3: 納米設備與診斷
章節(jié)3-1:納米設備
專場3-1-1:納米內窺鏡
專場3-1-2:高分辨率超聲顯像
專場3-1-3:移植物超細層聚合物涂層
專場3-1-4:毫超微包囊法
專場3-1-5:細胞治療微容器輸送系統(tǒng)
專場3-1-6:納米孔膜用于可植入的鈦給藥裝置
專場3-1-7:納米藥物輸送閥
專場3-1-8:儀器分析技術在納米結構表征中的應用
章節(jié)3-2:納米診斷
專場3-2-1:納米技術在分子診斷上的應用
專場3-2-2:用于定點護理診斷的納米技術
專場3-2-3:納米顆粒體內成像試劑
專場3-2-4:用于納米診斷的納米孔技術
專場3-2-5:用于納米診斷的納米探針
專場3-2-6:用于納米診斷的納米條形碼技術
專場3-2-7:用于納米診斷的量子點
專場3-2-8:用于納米診斷的納米生物傳感器與可擦寫的納米生物探測器
 
論壇4: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重大疾病
專場4-1: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癌癥
專場4-2: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心臟病
專場4-3: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神經系統(tǒng)疾病
專場4-4: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免疫性疾病
專場4-5:納米醫(yī)學靶向治療傳染病
專場4-6:納米分子靶向治療的發(fā)展
專場4-7:應用于生物藥物研發(fā)的納米技術
 
論壇5:再生納米醫(yī)學
章節(jié)5-1:納米醫(yī)學在干細胞療法中的應用
專場5-1-1:干細胞培養(yǎng)與維護中的納米技術
專場5-1-2: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3:用于心臟病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4:用于癌癥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5:用于白血病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6: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7:用于自身免疫和肺病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8:用于基因治療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專場5-1-9:用于其他疾病的納米干細胞療法
章節(jié)5-2:組織工程與器官移植   
專場5-2-1:納米組織工程前沿
專場5-2-2:三維納米支架
專場5-2-3:電紡絲技術用于生物納米組織合成
專場5-2-4:結合組織工程與藥物傳遞的納米材料
專場5-2-5: 納米生物技術與器官輔助設備
專場5-2-6:納米技術用于腎衰患者的腎過濾器
專場5-2-7:用于腎透析的血液相容膜
論壇6:培養(yǎng)健康成長的公共環(huán)境
專場6-1:納米醫(yī)學的倫理,法律與社會意義
專場6-2:納米醫(yī)學經濟展望
專場6-3:納米醫(yī)學發(fā)展的動力
專場6-4:納米醫(yī)學的研究與教育
專場6-5:納米醫(yī)學的未來

會務組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賀俐蓉
電話:0411- 39674208
傳真:0411-84796897
手機:18940813487
網址:http:///NanoMedicine2011/cn/Schedule.asp
郵件:rong@
地址:大連市高新園區(qū)高能街26號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