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新聞 > 瑞沃德對話資深病理專家,分享與RWD切片機的故事

瑞沃德對話資深病理專家,分享與RWD切片機的故事

瀏覽次數:3051 發(fā)布日期:2024-1-26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這是一檔關注“生命科學行業(yè)變化”的專題欄目。我們將從合作伙伴入手,每一期研究和解讀一家科研機構或科研課題組、實驗室的背后故事、相關方法論、使用的工具等等,幫助科研從業(yè)者獲得啟發(fā)和思考。

瑞沃德切片機自上市以來已經服務1000+臨床及科研單位、協(xié)助多家醫(yī)院病理科室提高病理技術質量,讓病理診斷更精準。

正值歲末年初之際,為了持續(xù)提升瑞沃德病理設備質量,我們對部分合作伙伴進行了回訪。


本期【沃的研究所】對話的嘉賓是重慶某三甲醫(yī)院病理科技術主管毛老師。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病理科室,聽聽他與瑞沃德的故事、共同探討病理領域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一起學習毛老師在病理領域工作近20年沉淀下來的經驗與感悟……

 

01
與瑞沃德結識于2020年的年會

據了解,毛老師最擅長的領域主要是常規(guī)病理技術,時間稍微充裕一些他就會馬上投入到肺癌相關的研究當中。

自毛老師決定從事臨床工作那一刻開始,他幾乎是全身心撲在了病理事業(yè)研究上:


從事病理技術工作近20年,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帶領著十幾個人的技術團隊,雖然不是碩博導,但也時常會給醫(yī)院里其他同事帶的學生病理技術上的專業(yè)指導;

近幾年做了好幾個發(fā)明專利,正在進入國家實質性審查階段;

……


這一年,瑞沃德帶著自主研發(fā)的切片機參加了近40場病理領域的學術展會,我們也常常在這些活動現場看到毛老師忙碌的背影。

2020年底毛老師與瑞沃德不期而遇:“我在年會上看到你們的設備,就把它們帶回來開始用了。”

那時候,瑞沃德的病理設備才剛投入市場沒多久,毛老師也算是我們最早的一批使用客戶。

“我主要是覺得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不夠。全靠人來做這些事兒,會讓我們的效率比較低;沒有標準化的話會讓我們做出來的片子規(guī)范化不夠。所以我一直在尋找、思考有什么方式能夠做得更好,而現在確實更依賴技術這一環(huán)。”

正是起源于那次邂逅,毛老師與瑞沃德從此便開始了相伴成長的科研之旅。

他不僅給科室添置了
3臺瑞沃德石蠟切片機,直到現在也一直在把瑞沃德的產品推薦給更多病理同行。

我覺得切出來的片子還比較縝密,然后機器使用起來比較輕巧,切片質量也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這個是我看中的地方。


瑞沃德組織病理切片方案

 

02
從事病理工作這十幾年,每天重復的是同樣的活兒

提及從事病理技術工作的這十幾年,毛老師坦言:“其實大家都知道,從事醫(yī)學是一個苦的活,因為每天反反復復重復的是同樣的工作,好像沒什么新的挑戰(zhàn),但是,可能就是你松懈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岔子。”

說起來,其實毛老師最初就讀的是臨床專業(yè),最開始從事的也是臨床工作,但他來到了現在所在的科室之后,發(fā)現自己還是更喜歡動手,于是毅然改轉了技術。

這一轉,就是十幾年的光陰。

盡管病理技術工作在外人看來,做的都是非;A的活兒,但對于病理工作者來說,這一路也并非全是坦途。

“到我工作第十年開始評職稱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我這個專業(yè)其實是很小眾的專業(yè),考試的時候就被衛(wèi)健委卡住了,他們會認為,如果你讀的是臨床的專業(yè),那就應該去考臨床相關的。當時我還把這件事反映到國家衛(wèi)生部考試中心那邊,但是最后也沒能得到完美解決,所以在那期間自己也出現了非常大的思想波動,多虧了我的主任給了我力量,后來一咬牙堅持下來,又差不多沖刺了近十年。”

在與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毛老師還笑著說:“有時候總覺得順利的都是人家,坎坷的都是自己。”

 


毛老師科室里的瑞沃德切片機

失控、厭倦、坎坷……似乎這是職場常態(tài)。盡管偶有挫折,但毛老師卻始終如一地在在同一個行業(yè)呆了將近二十年,我們十分好奇:“毛老師,對于病理事業(yè),難道你都沒有感到過疲憊的時候嗎?”

“別人都說結婚七年之癢,我覺得工作其實也是一樣的,一份工作干到一定時間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疲憊期。特別是如果你努力之后,成績取得不理想的情況下。但其實如果你再堅持一下,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

 

03
從事病理技術工作,要眼勤手快、有悟性、得有醫(yī)學背景

當我們問起:“毛老師,在您看來,從事病理技術工作需要具備怎樣的特質?”

毛老師非常真誠地和我們聊起了他的經驗與寄望:“
眼勤手快,有悟性,還需要有一定的醫(yī)學背景。

“說實話,病理技術工作真的屬于比較簡單的活,你可以快速地學會,但是要想把這個活干好的話,其實還是很難。甚至有些人可能干了一輩子,他也沒有悟到這個活到底怎樣才能干好,那他就只是一個從事病理技術的工作人員而已。”

“除此之外,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見解能力。從解決問題上面來講,我們肯定得自己去琢磨、解決那些遇到的問題,首先得知其然,而且得知其所以然。再者,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之后,還得防范問題下次再出現,還有一些沒辦法杜絕的人工操作,我們可以去預防。”

而關于“需要具備醫(yī)學背景”這一點,我們都認為這是最基礎的要求,驚訝于毛老師為什么要把它放到最后再次強調?

毛老師給出了答案。

“醫(yī)學生在經過醫(yī)學方面的培養(yǎng)之后,他會有一種久而久之的對患者的同理心,會更注重這一點。我覺得這個是從事醫(yī)療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它跟你自身的技術無關,首先要能夠去為患者著想。”

我們在和毛老師談話的一個多小時里,發(fā)現從他的言語間感受最深的是“以人為本”。

談及醫(yī)療設備,他首先考慮到的是要把技術人員的安全保護好;談及醫(yī)學工作者的基本品質,他最為強調的是要會替患者著想。

行醫(y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讓我們共同期待毛老師在未來的病理事業(yè)中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如果您想了解毛老師同款設備
瑞沃德切片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填寫申請
會有專業(yè)人員與您聯(lián)系


相關公司: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966-9516
E-mail:rwd@rwdls.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