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外泌體速通手冊(上篇)

外泌體速通手冊(上篇)

瀏覽次數(shù):8076 發(fā)布日期:2019-5-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外泌體速通手冊(上篇)

 

01 概念

 

Exosome,中文名外泌體,是一種能被大多數(shù)細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質雙層膜結構,直徑大約40-120 nm。盡管外泌體最初在1983年就被發(fā)現(xiàn),但人們一直認為它只是一種細胞的廢棄物。然而最近幾年,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微小膜泡中含有細胞特異的蛋白、脂質和核酸,能作為信號分子傳遞給其他細胞從而改變其他細胞的功能。這些發(fā)現(xiàn)點燃了人們對細胞分泌膜泡的興趣。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外泌體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遞、腫瘤的生長與遷移、組織損傷的修復等。不同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具有不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為疾病診斷的生物標志物。外泌體具有脂質雙層膜結構,能很好的保護其包被的物質,且能靶向特定細胞或組織,因此又是一種很好靶向給藥系統(tǒng)(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圖1.png

外泌體可大致分為3大類:(a)由質膜分裂產(chǎn)生的微囊泡;(b)在內質網(wǎng)內形成并在多囊泡體與質膜融合后釋放的外體;(c)凋亡體a作為細胞凋亡過程中的囊泡重新釋放。低等生物,如細菌和寄生蟲,也能分泌外囊泡。

圖2.png

 

02 作用

 

外泌體的產(chǎn)生及其與受體細胞的相互作用

外泌體被認為是由多泡體(MVB)膜向內出芽形成的內吞的囊泡同質群體,涉及轉運所需的內復合物(ESCRT)和其他相關蛋白被分選到外泌體中,例如程序性細胞死亡6蛋白(PDCD6IP;也稱為ALIX)和腫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除了識別泛素化蛋白質的ESCRT之外,其他ESCRT非依賴性機制也可用于產(chǎn)生某些生化組合物的外泌體。例如,在一些細胞中,外泌體產(chǎn)生需要脂質神經(jīng)酰胺和中性磷脂酶,將神經(jīng)-髓磷脂轉化為神經(jīng)酰胺酶。

圖3.png

 

外泌體在正常體環(huán)境和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外泌體可以被認為是生物反應過程中的重要信號體。例如,外泌體可以激活免疫應答或抑制炎癥,從而參與免疫監(jiān)視。在血液循環(huán)中,外泌體通過提供用于組裝凝血因子的場所而參與血凝反應。在大腦中,神經(jīng)元可以通過外泌體的分泌進行交流,這有助于近端和遠端突觸的可塑性。外泌體也參與干細胞維持和可塑性,并且由于它們的抗細胞凋亡和細胞增殖刺激特性,它們似乎在受損組織的修復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使用外泌體作為治療劑,可以將這些作用轉化為治療。此外,外泌體大多數(shù)細胞都可分泌,富含RNA并且能夠將其內容物轉移到受體細胞的,這表明它們將是非常適合藥物遞送的候選物,特別是治療性核酸遞送。外泌體的相同特性強調了它們在維持正常生理學中的重要作用,可使它們參與病理反應。例如,外泌體可通過誘導不需要的免疫耐受,傳遞致癌基因(例如MET),促進核酸轉移來支持腫瘤生長和腫瘤相關病理。在出現(xiàn)免疫疾病的情況下,外泌體可以誘導針對自身抗原的免疫應答。外泌體介導的朊病毒蛋白轉運也可以推進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進展;此外,HIV-1感染也與外囊泡結合病毒進行轉移有關。由于它們參與疾病,外泌體被認為是進行治療的有效靶標。

圖4.png

 

更多外泌體相關應用信息請關注下篇

來源:Esco益世科生物
聯(lián)系電話:010-58677868 4000992655
E-mail:mail@escolifesciences.cn

標簽: 外泌體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