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寶予德HF extract高通量組織研磨儀在樣本研磨上的應用

寶予德HF extract高通量組織研磨儀在樣本研磨上的應用

瀏覽次數:1795 發(fā)布日期:2020-4-2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早在2019年12月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人群“隱秘傳播”(cryptic spread)階段發(fā)生了一些關鍵突變。也就是說,這種新型病毒在人群中出現的時間可能比設想的更早,甚至不一定最早出現在武漢。


上述推測結論來自兩位病毒學專家: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Edward C. Holmes)教授,以及中國疾控中心(CDC)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兼職教授張永振。當地時間3月26日,這兩位“老搭檔”聯(lián)合在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發(fā)表了一篇評論“A Genom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 and Emergence of SARS-CoV-2”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起源不確定性:幾年前探訪過市場


此前的觀察顯示,第一批報告的COVID-19病例和武漢的華南海鮮野生動物市場有關聯(lián)。值得一提的是,張永振、霍爾姆斯等人曾在2014年親身探訪過該市場,霍爾姆斯提供的一張照片顯示,當時該市場即出售野生動物。




圖片來源:該照片由Edward C. Holmes提供,拍攝于2014年10月,當時兩位作者一起參觀了市場。
他們在文章中提到,在此次疫情暴發(fā)的時候那里仍然可以買到多種哺乳動物。然而,由于并非所有的早期案例都與市場有關,新冠病毒出現的故事可能比最初推測的更為復雜。

中國疾控中心此前獲得了來自該市場“環(huán)境樣本”(比如物體表面)的基因組序列。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表明,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采集的病毒密切相關。


 


張永振等人表示,雖然這再次表明,華南海鮮市場在病毒出現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很難明確這些環(huán)境樣本中的病毒來自該市場的動物還是當時已在無意中傳播的人。“不幸的是,隨著市場的關閉,目前明顯缺乏直接的動物樣本,這可能意味著很難、甚至不可能準確地識別出任何動物宿主。”

環(huán)境樣本的含有復雜的有機質、無機鹽等雜質,需要用研磨珠對樣本進行處理,并且利用IRT 技術對樣本的有機物、無機鹽進行分離,才能保證樣本的正常擴增。

寶予德HF extract高通量組織研磨儀是針對現代實驗室應用而設計生產的一款全面型應用的研磨儀,它可對小量、大批次樣品,如植物、動物組織細胞以及小量固體樣品、環(huán)境樣本進行快速地干磨、濕磨及冷凍研磨。

環(huán)境樣本核酸提取前處理過程圖示:


經研磨儀處理后的冠狀病毒檢測結果:


a:不經研磨和IRT去抑制物處理擴增結果

b:研磨儀處理,經過IRT去抑制物進行擴增結果

 
由上可見:環(huán)境樣本需要經過HF extract高通量研磨儀處理后,經過IRT技術沉淀雜質,才能真正的檢測出結果,提高陽性率,避免漏檢。

來源:上海寶予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8216837
E-mail:jiezhen.shen@bio-dl.com

標簽: 研磨儀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