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室,經常會接觸到甲醇、甲醛、甲酸、過氧化氫、磷酸、硝酸、鹽酸、氯仿、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等有毒試劑。這些藥品一般具有強刺激性、強氧化性以及強腐蝕性,它們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人體而發(fā)生中毒現象。因此,了解化學品中毒后的危害性以及中毒后急救方法至關重要。
呼吸道吸入是化學藥品進入體內的最重要的途徑,如各種氣體、溶劑的蒸氣、煙霧和粉塵等經人的呼吸道進入肺部,被肺泡表面所吸收,隨血液循環(huán)引起中毒。
皮膚、黏膜吸收也可使一些能溶于水或脂肪的化學藥品經皮膚吸收,再由血液運輸到各器官,引起中毒,這是高沸點化合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所以,皮膚上有傷口時,絕不能操作劇毒藥品。
影響化學藥品毒害性的因素
化學藥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危險性也越大。因為人體內含有大量水分,所以越易溶解于水的化學藥品越易被人體吸收;有些化學藥品若能溶于脂肪,同樣能通過溶解于皮膚表面的脂肪層侵入毛孔或滲入皮膚而引起中毒。化學藥品經過皮膚破裂的地方侵入人體,會隨血液蔓延全身,加快中毒速度。
固體化學藥品的顆粒越小,分散性越好,越易引起中毒,因為顆粒小容易飛揚,容易經呼吸道吸入肺泡、被人體吸收而引起中毒。
液體化學品的揮發(fā)性越大,空氣中濃度越高,從而越容易從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中毒。無色無味者比色濃味烈者難以察覺,隱蔽性更強,更易引起中毒。
化學品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化學藥品中毒會損傷全身器官,如腐蝕性藥物會使皮膚、黏膜、眼睛、氣管、肺受嚴重損傷;許多藥物如汞、鉛、芳香族有機物會使肝臟受到嚴重的損害;有些藥物會積累在某一器官,造成器官損壞;瘜W藥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都有哪些癥狀吧!
1.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有毒物質的侵蝕而對身體造成損害。
窒息
窒息是指人體的呼吸過程由于某種原因受阻或異常,所產生的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而引起的組織細胞功能紊亂和形態(tài)結構損傷的病理狀態(tài)。
麻醉作用
由于接觸高濃度的某些化學藥品導致中樞神經抑制而引起頭昏,頭暈,頭痛或昏迷的癥狀。
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化學藥品直接破壞肌體組織而引起。
過敏和刺激作用
重復接觸某一化學藥品引起過敏,化學藥品對皮膚、眼睛及呼吸系統(tǒng)刺激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引起炎癥。
2.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劑量條件下,長期反復進入機體而出現的中毒狀態(tài)或疾病狀態(tài),這種傷害通常是難以治愈的。
致癌作用
致癌性指慢性毒性導致癌癥,如砷、石棉、氯甲醚可導致肺癌;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氯乙烯單體引起肝癌。
誘變和畸形作用
誘變和畸形作用指慢性毒性能夠改變細胞基因,威脅正在發(fā)育的胎兒,后代的基因會受到損害,使胎兒變成畸形。
具體器官中毒
慢性毒性能夠損壞具體器官,如石英晶體、石棉能引起塵肺。
不同途徑中毒者的救治
化學藥品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或其他途徑對人體造成傷害,引起中毒。那么,不同途徑的中毒者要如何進行救治呢?
1. 經呼吸道吸入中毒者
首先保持呼吸道暢通,并立即轉移至室外,向上風向轉移,解開衣領和褲帶,呼吸新鮮空氣并注意保暖;對休克者應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對口法,立即送醫(yī)院急救。
2. 經皮膚吸收中毒者
應迅速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30min,也可用微溫水,禁用熱水;頭面部受污染時,要注意眼睛的沖洗。
3. 誤服吞咽中毒者
催吐 :適用于神志清醒合作者,禁用于吞強酸、強堿等腐蝕品及汽油、煤油等有機溶劑者。
洗胃 :是治療常規(guī),有催吐禁忌者慎用。
清瀉 :可通過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劑量的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等而進行清瀉。
防止中毒我們的行動
1. 記得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1.呼吸防護實驗過程中,有些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有害蒸氣或氣體,從而對工作人員造成呼吸道的傷害,這樣就需要佩戴個人呼吸防護用品,比較常見的有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具體需要按現場有毒氣體的危害程度來選擇,如果毒性較大,建議選擇防毒面具。
2.眼睛及臉部的防護1.護目鏡或防化眼鏡:眼睛及臉部是實驗室中最易被事故所傷害的部位,因而對他們的保護尤為重要。實驗室工作環(huán)境內,涉及到溶液試劑的實驗人員必須戴安全防護眼鏡。
2.洗眼器:當化學溶劑濺入眼睛后,應立即用使用洗眼器徹底沖洗。沖洗時,應將眼皮撐開,小心地用自來水沖洗數分鐘,再用蒸餾水沖,然后去醫(yī)務室進行治療。洗眼器一般可以選用壁掛式洗眼器或便攜式洗眼器。
3.面屏:面部防護用具用于保護臉部和喉部。為了防止可能的爆炸及實驗產生的物體飛濺造成沖擊傷害,可佩戴有機玻璃或聚碳酸酯材質的防護面罩或面屏。
3.身體防護人員進入實驗室都必須穿防化服,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身體的皮膚和衣著受到化學藥品的污染。
防化服最基本的性能就是能夠對一般化學藥品耐腐蝕,如果是選用的可重復使用的防化服,在使用后還需用相應的溶劑沖洗保存,防止防化服表面附著的化學物質的二次傷害。
4.手部防護在實驗室中為了防止手受到傷害,可根據需要選戴各種手套。當接觸腐蝕性物質,邊緣尖銳的物體(如碎玻璃、木材、金屬碎片),過熱或過冷的物質時均須戴手套。
實驗室最常用配置的手套為防化手套,但是防化手套的材質又很多種,比如丁腈橡膠、乳膠、聚乙烯等等,因為不同材質的防化手套,可防護的化學品溶劑的防護等級不同,所以需要按具體的使用情況來定義。
另外,人員在實驗結束后,要使用中性的清潔劑反復清洗雙手,使用后的防化手套在統(tǒng)一集中處理,不能與其他垃圾混放。
2. 實驗室家具更新換代
1.控制實驗室試劑和樣品的揮發(fā)物:賽弗稱量安全柜專為精確稱量而設計,在密閉的柜體中保證稱量實驗結果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