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致病基因SMN1及其相關動物模型

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致病基因SMN1及其相關動物模型

瀏覽次數(shù):154 發(fā)布日期:2021-2-2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zhuǎn)載,否則責任自負
  

 

想獲得國自然選題思路,提高國自然基金申請命中率?想調(diào)整研究方向,獲得學術(shù)研究突破口?有機會發(fā)高分文章?你需要了解學科發(fā)展態(tài)勢和未來走向!賽業(yè)生物專欄《Gene of the Week》每周會根據(jù)熱點研究領域介紹一個基因,詳細為您介紹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況和應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學術(shù)研究敏銳度,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續(xù)關注哦。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人類遺傳病脊髓性肌萎縮致病基因SMN1。

 

基因基本信息

 

SMN1基因研究概況

運動神經(jīng)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 SMN1)編碼與之同名的蛋白。該蛋白與人類遺傳病脊髓性肌萎縮(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密切相關,該疾病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導致新生兒2周歲之前死亡。SMN1的單拷貝失活(無癥狀)現(xiàn)象在亞洲人群中大約是1/50,這就造成了1/10000左右的新生兒發(fā)病率(不同人種地域的突變頻率有所區(qū)別)。SMN1是剪接體的組成部分,剪接體復合物在小核糖核蛋白 (snRNPs)的組裝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在pre-mRNA的剪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其命名就可以看出,該蛋白在維持運動神經(jīng)元的生存方面不可或缺。

圖1. SMN1結(jié)構(gòu)。圖中顯示人類SMN1成熟的mRNA和蛋白線性化的結(jié)構(gòu)區(qū)域。箭頭指示的是翻譯起始和終止位點。不同區(qū)域內(nèi)部的數(shù)字表示氨基酸數(shù)量。下方則是對該基因的不同功能區(qū)進行注釋。信息來源:10.4155/FMC.14.63.

 

人類SMN基因分為SMN1和SMN2, SMN1基因位于端粒側(cè),轉(zhuǎn)錄后產(chǎn)生全長mRNA,SMN2基因位于著絲粒側(cè),SMN2基因與SMN1基因在外顯剪接增強子處有一個核苷酸的差異,從而使得轉(zhuǎn)錄后的SMN2缺失第7個外顯子,編碼截斷的SMN蛋白,截斷的SMN蛋白喪失全長SMN蛋白的功能,并且在細胞內(nèi)迅速降解。生理狀態(tài)下,SMN2 mRNA的第7個外顯子在有些情況下并不是全部缺失,SMN2基因仍然能夠產(chǎn)生一小部分(10-15%) 全長mRNA,這部分mRNA可編碼具有正常功能的SMN蛋白。不過,仍有一部分SMN2的轉(zhuǎn)錄(大約10-15%左右)能夠突破封鎖生成完整的mRNA,進而合成有功能的蛋白。研究發(fā)現(xiàn)95%的SMA是由SMN1基因發(fā)生突變引起的,SMA患者體內(nèi)由于SMN1基因的缺失,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SMN蛋白。在疾病狀態(tài)下,體內(nèi)SMN蛋白主要來源于SMN2基因,由于SMN2基因只有少部分可產(chǎn)生功能性SMN蛋白,因此SMA主要是由體內(nèi)SMN蛋白的缺乏而引起。

圖2. SMN1與SMA。

信息來源:10.1001/archneurol.2011.74.

 

根據(jù)前面所述的SMA致病機理,SMA的治療方案有兩條不同的路徑。其一是直接通過載體將能夠編碼正常SMN1的基因?qū)耄簿褪菆D3左側(cè)Zolgensma藥物所采用的療法,該方法也成為了第三個上市的AAV介導的基因治療方案;第二種就是通過反義核苷酸促進患者身體內(nèi)仍然存在的SMN2的正常表達(抑制7號外顯子的剪切)來實現(xiàn)。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基因治療能為SMA患者帶來福音,徹底治愈該疾病。

圖3. SMA的基因治療。

信息來源:10.3390/ijms21249589.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基因治療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以基因組學或蛋白組學的方式找到致病基因,再結(jié)合細胞水平或動物水平驗證,用這種模式產(chǎn)出的高質(zhì)量文章層出不窮。

 

賽業(yè)生物過去十年來,已為數(shù)百課題組提供了數(shù)百種用以驗證基因治療療法的基因編輯模式動物和病毒包裝服務。截至2020年底,賽業(yè)產(chǎn)品和服務引用文獻總數(shù)達到4750篇,IF合計達20854,文獻被引用次數(shù)累計25043次,其中不乏Nature、Cell、Science等頂級期刊。賽業(yè)生物以助力基因治療的臨床轉(zhuǎn)化為目標,深耕基因治療研究領域,可為您提供用于實驗驗證的基因編輯動物模型和病毒包裝服務,助您發(fā)表建設性高分文章,為基因治療研究及臨床轉(zhuǎn)化添磚加瓦。如有需要,歡迎聯(lián)系我們咨詢。

 

推薦文獻:

1. Howell MD, Singh NN, Singh RN. Advances in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Future Med Chem. 2014 Jun;6(9):1081-99. doi: 10.4155/fmc.14.63. PMID: 25068989; PMCID: PMC4356243.

2. Kolb SJ, Kissel JT.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a timely review. Arch Neurol. 2011 Aug;68(8):979-84. doi: 10.1001/archneurol.2011.74. Epub 2011 Apr 11. PMID: 21482919; PMCID: PMC3860273.

3. Chiu W, Hsun Y-H, Chang K-J, Yarmishyn AA, Hsiao Y-J, Chien Y, et al. Current Genetic Survey and Potential Gene-Targeting Therapeutics for Neuromuscular Diseases. IJMS. 2020 Dec 16;21(24):9589.

來源:賽業(yè)(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680-8038
E-mail:info@cyagen.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