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細胞培養(yǎng)中污染源的分辨與處理方法

細胞培養(yǎng)中污染源的分辨與處理方法

瀏覽次數:3313 發(fā)布日期:2021-7-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 ❤ ❤
有小伙伴表示,養(yǎng)細胞就像養(yǎng)孩子,要小心翼翼地伺候著。然而在小編看來,養(yǎng)細胞更像養(yǎng)祖宗。孩子我們尚且可以教育,但是如果你對細胞粗暴一點,偷懶一次,它就會不開心,分分鐘給你難堪,讓你痛心疾首。

還有一些小伙伴表示,沒有遇到過細胞污染的人多半是沒有養(yǎng)過多少細胞,然而遇到污染不能快速辨別及時處理的也肯定不是“老司機”。滴滴滴,老司機上路了,帶你拯救這些磨人的小妖精們。

常見的細胞污染類型,如細菌污染,真菌污染,支原體污染,病毒污染,黑膠蟲污染,細胞株交叉污染等。眾所周知,細胞污染后最好處理方式是丟棄,重新復蘇細胞。但是如果遇到個別細胞十分珍貴無法丟棄時,我們可嘗試盡力“搶救”一下。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分辨污染源呢?確定污染類型后又該如何處理呢?
 
一、細胞污染源判別

污染類型

常見種類

具體表現

污染主要來源

細菌污染

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假單胞菌(Pseudomona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

細菌污染會導致培養(yǎng)基1~2d出現黃色或白色渾濁、顏色改變以及pH值急劇變化。

操作不當或器材消毒不嚴;細胞培養(yǎng)試劑污染細菌未被檢測出來。

真菌污染

煙曲霉,黑曲霉,毛霉菌,孢子霉,白色念珠菌,酵母菌等

真菌污染后短期內不會出現培養(yǎng)液的渾濁,培養(yǎng)基中會漂浮白色、淺黃色或黑色的小點,4d左右可以在高倍鏡下觀察到絲狀,管狀或者串珠狀的菌絲。

酵母菌污染,顯微鏡下常見成串的珠狀物,形態(tài)呈卵形,大約比細胞小5~10倍。當其進行出芽生殖時,會聚集成連體結構。

實驗人員(實驗服),并且具有季節(jié)性,像長蘑菇的季節(jié)很容易感染這種菌類。

支原體污染

口腔支原體、發(fā)酵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實驗人員來源);

精氨酸支原體和無膽甾原體(血清來源)豬鼻支原體(豬來源的胰酶)

細胞培養(yǎng)(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污染是個世界性問題。在細胞培養(yǎng)中支原體感染發(fā)生率達到63%。支原體早期污染,培養(yǎng)液也不渾濁。后期污染會出現培養(yǎng)基變色、細胞生長受抑、細胞成團、鏡下有小顆粒甚至死亡。

實驗人員來源;

血清來源;

豬來源的胰酶;

 

病毒污染

絕大部分病毒對宿主細胞的選擇具有專一性

 

一旦細胞遭受污染后顯微鏡下能明顯觀察到細胞碎片增多、腫大、圓縮、脫落等病態(tài)變形,嚴重時會在單層細胞上觀察到局部破損空斑

可能來源于血清,胰酶及其他動物源試劑。如BSA,HSA等。

黑膠蟲污染

Dr.Cell 目前檢測的黑膠蟲樣本,62%為細菌,38%為支原體。

在顯微鏡的高倍鏡下可見培養(yǎng)液中有小黑點狀顆粒(卵圓狀、球狀、桿狀等),并做活躍的布朗運動或原地顫動,即可大致判斷為黑膠蟲污染。

因為目前科學界對于黑膠蟲并無準確定論,因此主要來源也無法進行斷論。根據Dr.Cell檢測的黑膠蟲樣本可以看出,黑膠蟲的來源是多樣性的,試劑,耗材,人為等都有可能。

細胞株交叉污染

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種細胞都被HeLa細胞所污染,致使許多實驗宣告無效。據統計約30%細胞系被交叉污染或錯誤辨識。

近年NIH、ATCC、Nature和Science等多次發(fā)出呼吁,要求研究者對細胞進行鑒定,NIH等權威機構也將細胞系鑒定作為基金申請的前提條件。

細胞株的交叉污染,常因不經意的實驗疏忽(不同細胞株分盤時,共享一瓶培養(yǎng)基;槍頭、移液管忘記更換;)實驗操作人員錄入錯誤細胞株名稱;傳代時的培養(yǎng)皿;冷凍細胞時的凍存管)而發(fā)生,繼而造成后續(xù)數據搜集錯誤。


二、細胞污染處理方式
判斷為細菌污染
 

產品名稱-中文名稱

貨號

作用種類

兩性霉素B,250mg/ml

03-028-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兩性霉素B,2500mg/ml

03-029-1B

制真霉素,10000units/ml

03-030-1C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青鏈雙抗(青霉素-鏈霉素)

03-031-1B

對革蘭氏陽性菌G+,革蘭氏陰毒性G-

青鏈雙抗(青霉素-鏈霉素)10X濃縮

03-031-5B

青鏈霉素,制真菌素三抗

03-032-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青鏈霉素,兩性霉素B三抗

03-033-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青鏈霉素,新霉素三抗

03-034-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硫酸慶大霉素溶液,50mg/ml

03-035-1B

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支原體

卡那霉素溶液,10mg/ml

03-049-1B

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支原體


判斷為真菌污染
 

產品名稱-中文名稱

貨號

作用種類

兩性霉素B,250mg/ml

03-028-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兩性霉素B,2500mg/ml

03-029-1B

制真霉素,10000units/ml

03-030-1C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青鏈雙抗(青霉素-鏈霉素)

03-031-1B

對革蘭氏陽性菌G+,革蘭氏陰毒性G-

青鏈雙抗(青霉素-鏈霉素)10X濃縮

03-031-5B

青鏈霉素,制真菌素三抗

03-032-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青鏈霉素,兩性霉素B三抗

03-033-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青鏈霉素,新霉素三抗

03-034-1B

真菌、酵母菌和霉菌、G+、G-

硫酸慶大霉素溶液,50mg/ml

03-035-1B

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支原體

卡那霉素溶液,10mg/ml

03-049-1B

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支原體


判斷為支原體污染

檢測
可先進行PCR檢測以確定是否為支原體污染。

 


清除
使用支原體清除試劑。處理試劑依推薦的濃度使用,可去除90%以上實驗室常見的支原體污染(無單一試劑能100%去除支原體污染),沒有發(fā)現細胞毒性,處理方法非常便捷。


預防
預防大于治療,使用生物安全柜前用支原體預防噴霧噴灑一次臺面,CO2培養(yǎng)箱每兩周一次噴灑消毒。


支原體處理方案:
 

中文名稱

貨號

備注

支原體污染檢測試劑盒

20-700-20

 

支原體污染處理試劑

03-036-1B/C

 

03-037-1B/C

 

03-038-1B/C

 

支原體、細菌、真菌污染預防噴霧劑

IC-110100

 

支原體預防試劑

01-867-1B

100ml,有效消毒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的水盤

01-916-1E

50ml,有效消毒任何形式的水浴環(huán)境

判斷為病毒污染
選用輻照血清以避免任何活的微生物進入培養(yǎng)體系。
判斷為黑膠蟲污染
使用三抗(貨號:03-033-1B)結合支原體處理試劑(貨號:03-03603-03703-038)有效清除實驗室黑膠蟲污染。
懷疑存在細胞交叉污染
Dr.Cell可提供:(點擊名稱鏈接可進入詳情頁)
1. 人源細胞系STR鑒定(STR Authentication)
2. 細胞物種鑒定(Species Identification)-15種常見種屬的物種鑒定
☆ 溫馨提示,至少每半年一次進行細胞鑒定,理想情況每2-3個月鑒定一次,且課題開展前最好先確認使用的細胞身份。
❤❤
最后給科研黨的一點小建議
細胞污染起因無數,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操作方法不當,
超凈臺(生物安全柜)里的滅菌槍頭拿出外頭使用,又放回超凈臺,或是雙手未經酒精殺菌消毒,操作期間觸碰到培養(yǎng)瓶口或是在培養(yǎng)皿上揮過導致灰塵細菌掉落而后才是培養(yǎng)環(huán)境不佳,培養(yǎng)箱水盆未定時清潔擦拭,培養(yǎng)基、緩沖液未適當封口保存等。

因此,回歸問題根本,預防勝于治療,操作員應重視所有防止污染的操作流程,才是最有效且0成本的預防。

歡迎關注公眾號留言咨詢,給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了解詳細信息可戳原文,轉載請標明出處。
BI 中國市場部:上海逍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來源:上海逍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21-58785545
E-mail:sales@xpbiomed.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