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顯微鏡玻片做不好,哎呀,心痛!怎么辦?
實驗技能小課堂開課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jié)了顯微鏡玻片的不同制作方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渡過難關(guān)。
01涂片法
涂片材料有單細胞生物、小型藻類、血液、細菌培養(yǎng)液、動植物的疏松組織等。涂片時應(yīng)注意:(1)載玻片要持平。(2)涂層須均勻且薄。(3)固定,可用化學固定劑或干燥法(細菌)固定。(4)染色,染色液要蓋住全部涂面。(5)沖洗,用吸水紙吸干或烤干。(6)封片。
02壓片法
將生物材料置于載玻片和蓋片之間,施加一定壓力,將組織細胞壓散的一種制片方法,一般過程:(1)取材。(2)固定:取材后立即壓片觀察,可不作單獨固定處理;取材后不立即視察,可將材料用固定液固定。(3)離析:對細胞團用水解分離液處理。(4)染色。(5)壓片:將材料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或染液,蓋上蓋玻片用拇指輕輕壓片。(6)觀察。
03切片法
觀察機體各部的微細結(jié)構(gòu)時常用,其中以石蠟切片最為常見。其制備程序大致如下:(1)取材與固定:取得新鮮材料后,切成適當?shù)男K立即投入固定劑中進行固定。(2)脫水、透明與包埋:把固定好的材料的水分脫掉,經(jīng)透明處理后,再浸入已融化的石蠟中進行浸透、包埋。(3)切片與染色:用切片機切成薄片,貼于載玻片上。脫蠟后進行染色。(4)封固:滴加中性樹膠和蓋片進行封固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