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72小時保鮮、假陽性—新冠最新知識你了解多少

72小時保鮮、假陽性—新冠最新知識你了解多少

瀏覽次數:2737 發(fā)布日期:2022-6-2  來源:公眾號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時間已經進入到第三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5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26億例,累計死亡人數628萬多人,堪比一次高烈度世界大戰(zhàn)死亡人數的總和。
 


為了預防疫情傳播,部分城市開始實行憑48小時核酸報告出入公共場合的政策,近日48小時又延長到72小時,那個中原因是什么?再有就是最近的一些“假陽性”報道讓大眾有不少擔心和疑問。本文就此解答了3個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

1、為什么我們的“保鮮期”只有72h?
2、是什么造成了核酸檢測“假陽性”?
3、朗基科儀減少實驗誤差解決方案。

 

為什么我們的“保鮮期”只有72h?



1. 病毒潛伏期(核心因素)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在全球總體風險評估非常高,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傳播能力比其他變異株高2-4倍,且潛伏期也短,僅約3天左右。由此可見,72小時核酸檢測更具科學性。

 

2. 性價比4月宣布實行封控城市的人口達到了1.8億,如果按照48小時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根據國家醫(yī)療保障局規(guī)定的多人混檢8元/人份的價格,全國一個月內因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所須支出為216億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改為72h既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發(fā)現,實現預警功能,又相比48小時性價比更高,減輕了財政的壓力。


是什么造成核酸檢測“假陽性”?



對人群進行核酸采樣后如何進行陰陽性分析呢?目前市面上核酸檢測的金標準是通過qPCR儀將核酸擴增,讀取CT值來進行初篩。

 

 

qPCR(實時熒光定量 PCR)技術是生物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實驗方法,是指在 PCR 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號積累實時監(jiān)測整個PCR 進程,最后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那么實驗結果如果為異常情況,就會出現假性結果,檢測鏈條上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檢測結果,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熒光定量PCR假陽性簡單來說就是在不該出現熒光信號的樣本中出現了熒光信號,導致誤判陽性結果,反之則是假陰性。
 

假性結果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實驗室環(huán)境或樣本被污染
實驗室環(huán)境及儀器未按規(guī)定的消毒程序消毒;收集樣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樣本放置時,由于密封不嚴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樣本而造成相互間交叉污染;在提取核酸過程中,由于吸樣槍污染導致樣本間污染;新冠病毒可隨氣溶膠或形成氣溶膠而擴散,導致彼此間的污染。
2)核酸檢測試劑的選擇或使用不當
個別廠家試劑盒設計不合理,如引物設計不合適:選擇的擴增序列與非目的擴增序列有同源性,擴增出的PCR產物為非目的基因序列;實驗人員未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配置反應體系。

3)陽性樣本復核制度不合理
臨床確診不會依賴一項指標,當核酸初篩出現陽性時需要再進行一系列的復核,包括抗原檢測、流行病學史以及影像學表現。

4)操作問題
實驗室未嚴格遵循臨床基因擴增檢驗的質量管理,如樣本滅活以后未及時進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未按標準程序,導致RNA被降解。

5)患病進程
疾病不同階段患者體內病毒載量不同,可能達不到試劑的最低檢測限,導致假陰性的發(fā)生。
6)儀器質量問題

不同儀器之間的檢測技術方案不同,靈敏度的差異,會導致結果為假陰性;儀器檢測精準度會引起通道之間的污染,從而導致假陽性。

 

可見,不僅實驗室環(huán)境、試劑、人為操作等問題

會引起檢測的假性結果

儀器的質量好壞也與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息息相關

為此小朗為浪花們帶來了

提高檢測精準度的解決方案!


朗基科儀減少實驗誤差解決方案
 

朗基科儀旗下目前有以下幾款熒光定量PCR儀產品:


SSLP™短光程靜態(tài)熒光CCD成像技術的優(yōu)勢

1. SSLP™短光程技術,靈敏度高;

2. 靜態(tài)設計,非逐孔掃描技術,避免光學部分因運動產生發(fā)熱、磨損走偏等現象,防止樣品發(fā)生污染;

3. CCD成像技術,熒光信號更穩(wěn)定,靈敏度更好。

 

朗基科儀的熒光定量PCR儀擁有以上技術優(yōu)勢,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從而降低因儀器精準性不足導致的結果誤判。

 

在與新冠疫情的這場持久戰(zhàn)中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山河共風雨,日月耀明天

同舟共濟,風雨共度!

 


來源:杭州朗基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571- 8886 2165,8886 2284,
E-mail:info@longgene.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