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ion點樣儀十二月文獻速遞匯總閱讀
瀏覽次數(shù):268 發(fā)布日期:2024-12-3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SCIENION是一家在超低液量噴點技術方面優(yōu)越的全球性設備制造商。適合將寡核苷酸,蛋白質,抗體和聚糖等試劑裝載到生物芯片或相關診斷器械上。Scienion的點樣儀有著高效、精確的點樣能力和解決方案,可以顯著提升這項研究的實驗設計和結果的可靠性,提高實驗效率和數(shù)據(jù)質量,從而推動臨床診斷工具的發(fā)展。
以下是SCIENION的12月出版物:
12月文獻亮點一覽
01 文獻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098-0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項關于基因編程的人工細胞研究,重點在于一種新型的3D生物芯片。這種芯片采用了1024個DNA腔室(作為人工細胞)的2D布局,面積為5×5毫米。這些腔室內部進行無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反應,這些反應是由遺傳電路驅動的。
研究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反應擴散系統(tǒng),由30×30的人工細胞方格組成,細胞之間通過細小的毛細管相互連接,便于實現(xiàn)產物的擴散。研究合成的遺傳振蕩器編程到這個連接的網(wǎng)絡中,并觀察到集體振蕩現(xiàn)象。
這項研究開辟了一類新的2D遺傳編程的非平衡合成多細胞系統(tǒng),其中在蛋白質合成中消耗的化學能量導致大規(guī)模的時空模式形成。
02 文獻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4016691?via%3Dihub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一項關于細胞外囊泡(EVs)分離和分析的新方法研究。
研究中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抗體-適配體結合物(Antibody-Aptamer Conjugate, AAC):一種用于分離 EVs 的三組分離試劑。這個結合物結合了針對EVs的特異性抗體、結合鏈霉親和素的適配體和獨特的條形碼DNA序列,起到雙重作用:不僅可以分離EVs,又能進行后續(xù)的多重分析。文中詳細描述了AAC的開發(fā)和驗證,證明了它在從復雜樣本中分離完整EVs方面的有效性。獨特的條形碼DNA序列使得可以在DNA微陣列芯片上進行高通量分析,從而克服了現(xiàn)有方法的局限性。
03 文獻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nalchem.4c03973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一種用于診斷應用的平面DNA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原則和指南,重點在于提升生物傳感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平面DNA生物傳感器利用固定在表面的寡核苷酸探針捕獲目標分子。為了提高探針與目標分子的雜交親和力,并盡量減少與非目標分子的交叉雜交,研究者們根據(jù)吉布斯自由能和熔解溫度的熱力學特性設計檢測方法。
04 文獻鏈接:
https://obgyn.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ogs.15020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一種新型的多重微陣列儀器在識別血漿來源的細胞外囊泡(EVs)表面標記物方面的應用,這些標記物可以用來預測早產和先兆子癇(妊娠高血壓并發(fā)癥)。
05 文獻鏈接:
https://www.mdpi.com/20770383/13/23/7033
這篇文章主要評估在接受了抗VEGF藥物(如ranibizumab)治療的新血管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患者和健康對照者中,血清抗體譜與功能和結構結果的相關性。并強調了ranibizumab對新血管性AMD患者的治療效果。
06 文獻鏈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4.11.11.623004v1.abstract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一個名為“虛擬實驗室”(Virtual Lab)的新型研究協(xié)作模式,該模式結合了人工智能(AI)與人類研究人員的協(xié)作。研究團隊將其應用于設計針對新型SARS-CoV-2變異株的納抗體(nanobody)結合體,這是一個需要跨越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復雜開放性研究問題。成功設計出92種新的納抗體, 并通過實驗驗證顯示這些納抗體在不同SARS-CoV-2變異株上的結合能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