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等電點
等電點(pI,isoelectric point)
等電點:兩性離子所帶電荷因溶液的pH值不同而改變,當兩性離子正負電荷數(shù)值相等時,溶液的pH值即其等電點。
兩性與等電點
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典型反應(yīng),例如氨基可以羥基化、酰基化,可與亞硝酸作用;羧基以成酯或酰氯或酰胺等。此外,由于分子中同時具有氨基與羧基,還有氨基酸所特有的性質(zhì)。
在水溶液中,氨基酸二偶極離子即可以與一個結(jié)合成為正離子,又可以失去一個成為負離子。這三種離子在水溶液中通過得到或失去互相轉(zhuǎn)換同時存在,在PH值達到等電點時溶液處于平衡。
等電點不是中性點,不同氨基酸由于結(jié)構(gòu)不同,等電點也不同。酸性氨基酸水溶液的PH值必然小于7,所以必須加入較多的酸才能使正負離子量相等。反之,堿性氨基酸水溶液中正離子較多,則必須加入堿,才能使負離子量增加。所以堿性氨基酸的等電點必然大于7。
各種氨基酸在其等電點時,溶解度最小,因而用調(diào)節(jié)等電點的方法,可以分離氨基酸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