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內皮脂肪酶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瀏覽次數:356 發(fā)布日期:2024-12-2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內皮脂肪酶(EL)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代謝酶,是一種對HDL中的磷脂具有高底物特異性的磷脂酶A1分子,通過對磷脂的代謝來調節(jié)HDL的代謝。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人類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相關—低水平的血漿HDL-C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科潤達生物代理的進口elisa試劑盒,可以用于代謝綜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相關領域研究,本文將為您介紹這類知識。
高密度脂蛋白與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糖水平異常/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等。其中,以低水平HDL-C為特征的血脂異常與CVD風險呈較強的負相關關系。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和小腸合成,富含蛋白質和磷脂,主要以其膽固醇濃度即HDL-C為特征。高密度脂蛋白對膽固醇有逆運轉作用—即將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進行處理分解,通過膽道排泄,從而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中積累,發(fā)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它也被比喻為血管內的“脂質清道夫”。
可見,維持這些“血管清道夫”在血液中的正常水平,可以降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內皮脂肪酶(EL)作為高密度脂蛋白代謝過程的重要酶類,在近年引起關注—研究發(fā)現:內皮脂肪酶(EL)對高密度脂蛋白的水解效果高于其它,它被視為體內高密度脂蛋白代謝的關鍵調控因子。
內皮脂肪酶與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謝:
內皮脂肪酶(EL)是三;视王ブ久讣易逯械囊粏T,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和分泌,也是唯一一種由內皮細胞合成和表達的脂肪酶。這種酶與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肝脂肪酶具有較高的同源性,但它在水解磷脂方面比二者更具有特異性,幾乎只作為磷脂酶,從而在高密度脂蛋白代謝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內皮脂肪酶(EL)以高親和力結合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有效水解其磷脂,產生溶血磷脂和游離脂肪酸,從而改變其結構和它的功能特性,因此,內皮脂肪酶的表達與血漿HDL水平呈反比關系—具體表現為:其過度表達會導致血漿HDL水平降低,而EL的缺乏或功能喪失會引起HDL水平升高。
結語:
脂質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密切聯系,而低水平血漿HDL-C和高水平血漿甘油三酯已成為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且低HDL-C經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內皮脂肪酶是高密度脂蛋白等脂蛋白代謝的關鍵調節(jié)酶之一,而代謝綜合征可能與它們的濃度相關。所以,EL應被認為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潤達生物可以提供內皮脂肪酶相關試劑盒,以及用于代謝綜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相關領域研究的檢測試劑盒以及科研代測和上門技術指導服務。歡迎您致電400-9600529垂詢或訪問我司官網(http://www.kerunda.com.cn),無論您是親自下單還是咨詢技術問題,我們將真誠為您服務。
參考文獻:
[1] Paradis ME, Lamarche B. Endothelial lipase: its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 J Cardiol. 2006 Feb;22 Suppl B(Suppl B):31B-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