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血液標本的處理-----系列四
如何避免血液標本溶血現(xiàn)象?應注意的細節(jié)?
實驗動物血液標本的處理系列四-------影響血液標本質量的因素
1、采血針頭內壁不光滑
采血針頭分類:
1)不銹鋼針頭:外壁光滑,內壁看似光滑,實質毛糙,容易劃傷細胞,引起溶血級聯(lián)反應,導致血液標本溶血。
2)靜脈滯留針:外壁光滑,內壁光滑,可以避免劃傷細胞,有效防止采血過程引起的溶血,但是成本較高。
2、血液標本盛裝容器不潔凈
3、混入動物毛發(fā)
采血過程操作不夠干練,不夠清潔,造成動物毛發(fā)等異物混入或接觸血液標本,引起溶血。
4、回抽速度太快,壓力過大
在有效的針頭橫截面內回抽速度越大,壓力越大,細胞遭受擠壓,容易導致破裂,引起溶血。
5、血液從注射器注入容器時未取下針頭
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時,因真空壓力過大,造成細胞急劇擠壓破裂,引起溶血。應將針頭取下,將血液沿管壁緩慢注入,不能出現(xiàn)泡沫。
6、采血時形成氣栓
采血只能向外抽,不能向血管內推,以免注入空氣形成氣栓,導致溶血。
7、實驗本身因素
因實驗本身因素導致的溶血,例如藥物水合氯醛,本身就有輕微溶血作用。
8、運輸過程中劇烈震蕩
血液標本運輸過程中避免劇烈震蕩引起的溶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