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詳解5類動物自閉模型行為學檢測方法

詳解5類動物自閉模型行為學檢測方法

瀏覽次數(shù):2914 發(fā)布日期:2020-8-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zhuǎn)載,否則責任自負

開會時不自覺抖腿,發(fā)呆時止不住撓頭發(fā),這種無意識行為,或許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但對于自閉癥患者而言,這種重復行為卻是疾病的表現(xiàn)。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孤獨性障礙(autistic disorder)等,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行為重復刻板、社交障礙、漠視情感、焦慮抑郁、語言發(fā)育遲緩等。自閉癥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和健康,疾病致殘率高,社會負擔重。隨著對自閉癥譜系障礙遺傳和環(huán)境影響因素的深入了解,更多動物模型的有效使用促進了自閉癥的基礎(chǔ)研究。

那科研人員使用基因敲除等手段創(chuàng)造的自閉癥動物模型,是以什么作為檢測標準呢???

下面為大家匯總5種常用自閉動物模型的行為學檢測方法!

1.刻板行為檢測

刻板動作行為,包括嚙咬(用牙齒咬籠子,嚼木屑,無目的咀嚼)、將前爪舉到嘴邊或面部、舔(不包括理毛)、理毛行為、搖頭、搖動爪子、用后腿站立及階段性的發(fā)聲,將所觀察到的各項動作行為計數(shù)及其總和作為評估刻板運動的指標。

實驗時可使用行為學視頻追蹤系統(tǒng),實時記錄動物相關(guān)行為。

2.社交行為檢測

三箱社交,箱體兩側(cè)分別放測試動物熟悉過和首次接觸的動物,檢測小鼠靠近裝有陌生小鼠金屬籠的時間,以此判斷小鼠的社交能力。

在實驗中通常比較小鼠靠近關(guān)有熟悉小鼠的金屬籠時間與陌生小鼠金屬籠的時間,來判斷動物的社交能力。


3.焦慮行為檢測
  • 曠場實驗
在社交孤立(將動物從社會群體中分離出來)和廣場恐懼(曠場區(qū)域遠大于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因素作用下,嚙齒類動物本能地喜歡在周邊區(qū)域活動,不喜歡在中央?yún)^(qū)域活動。如果動物在中央?yún)^(qū)域探索的路程和時間減少、垂直探究活動增加,則表明有致焦慮作用。
礦場實驗
 
  • 高架十字迷宮實驗/O迷宮
將動物置于迷宮中央?yún)^(qū),在一定時間內(nèi)觀察動物分別進入開放臂和閉合臂的時間和次數(shù)。由于開放臂和外界相通,對動物來說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威脅性,動物在產(chǎn)生探究好奇心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焦慮反應。如果焦慮水平高,動物則更不愿意去探索開放臂。
  • 明暗穿梭箱實驗

動物對明亮地方,具有天然的厭惡和好奇。藥物所致的動物在明亮區(qū)域停留時間延長,表明其具有抗焦慮作用。

在這個實驗中,動物穿箱運動是探索性的行為表現(xiàn),它們在明/暗環(huán)境中所停留的時間,是其厭惡程度的反映。

明暗穿梭箱實驗
  • 埋珠實驗
​​​​​​​在籠具里面鋪上墊料,固定間距將玻璃珠放置在墊料上,玻璃珠被看作一個不熟悉的、具有潛在威脅的物體,實驗鼠將這些威脅物清除的埋珠行為是本能的焦慮樣反應的表現(xiàn),根據(jù)固定時間內(nèi)埋下(埋入體積大于50%以上)玻璃珠的數(shù)量,分析動物的焦慮水平。
埋珠實驗
4.抑郁行為檢測
  • 懸尾/強迫游泳
​​​​​​​倒立懸尾和在光滑的玻璃杯里面游泳,都是讓嚙齒類動物不適的操作,動物在不適狀態(tài)下放棄掙扎所需要的時間,可用于評判抑郁狀態(tài)。抑郁水平高的動物更傾向于“聽天由命”,更早放棄掙扎。

 
  • 糖水偏好
快感缺失是抑郁的表現(xiàn)之一,抑郁表現(xiàn)的動物同時接觸糖水和普通飲水時,快感喪失讓它們對糖水產(chǎn)生不了明顯興趣。檢測指標為一定時間內(nèi),糖水和水的飲用量差異。

糖水偏好
​​​​​​​

5.學習記憶
新物體識別:將動物在兩個或者更多的物體周邊停留一段時間進行熟悉,然后用一個新物體代替原來的物體。如果記憶正常,小鼠會花費更長時間去探索新物體;如果探索兩種物體花費的時間相同,就可以被視為記憶缺失。
學習記憶
學習記憶其他的行為學檢測方法,包括T/Y迷宮,水迷宮,八臂迷宮等,想了解詳情,可以致電400 886 1127
自閉癥的行為學評價方法,在臨床和基礎(chǔ)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每種行為學實驗各有其優(yōu)勢和局限,綜合使用各種方法模型,可為深入研究自閉癥的遺傳機制、環(huán)境機制和藥理機制提供有利條件,為制定ASD治療策略提供依據(jù)。

瑞沃德動物行為學研究

參考文獻:

Nuria D. et al. The autism- and schizophrenia-associated protein CYFIP1 regulates bilateral brain connectivity and behavi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Dorian C. et al. Postnatal Tshz3 Deletion Drives Altered Corticostriatal Function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like Behavior. Biological Psychiatry(2019)

Wei Cao. et al. Gamma Oscillation Dysfunction in mPFC Leads to Social Deficits in Neuroligin 3 R451C Knockin Mice. Neuron(2018)

Melanie R. et al. Altered TAOK2 activity causes autism-related neurodevelopmental and cognitive abnormalities through RhoA signaling.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9)

Gil S. et al. Human Gut Microbiota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romote Behavioral Symptoms in Mice. Cell(2019)

來源: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966-9516
E-mail:rwd@rwdls.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