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舉例分享對黑膠蟲樣本進行DNA測序鑒定其為細菌的依據(jù)

舉例分享對黑膠蟲樣本進行DNA測序鑒定其為細菌的依據(jù)

瀏覽次數(shù):798 發(fā)布日期:2023-5-23  來源:absin

黑膠蟲污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目前,科研界對黑膠蟲的污染特征沒有統(tǒng)一的判定標準,通常污染特征總結(jié)有:

1)活躍游動、旋轉(zhuǎn)梭動或原地顫動
2)呈桿狀、球狀、卵圓狀;

3)培養(yǎng)基不渾濁;

4)復蘇或傳代時往往會出現(xiàn)黑膠蟲污染,并且與細胞呈現(xiàn)此消彼長的現(xiàn)象。
 

我們對多個黑膠蟲樣本進行測序鑒定,這里舉兩個典型鑒定結(jié)果給大家分享:


圖1 Sphingomonas(鞘氨醇單胞菌)單個及菌落圖
 

屬名 樣本2,15,21,27鑒定為Sphingomonas sp.(鞘氨醇單胞菌屬)
能否游動 以單側(cè)生極性鞭毛運動
類別 G-菌
形狀 桿狀;菌落為黃色
大小 0.3-0.8 * 1.0-2.7µm
特點 該菌屬至今共有12個種,是一類豐富的新型微生物資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在環(huán)境保護及工業(yè)生產(chǎn)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分布范圍 河水、根際、地表及深層的地下的沉積物、海洋,甚至極地土壤中都有它們的蹤跡


圖2 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泡囊假單胞菌)單個及菌落圖
 

屬名 樣本4,19鑒定為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泡囊假單胞菌)屬于Brevundimonas sp.(短波單胞菌屬)
類別 G-菌
形狀 桿狀;菌落為圓形,凸起,表面濕潤光滑,邊緣整齊
大小 0.4-0.5X 1-2μm
代表種 泡囊短波單胞菌是一種較罕見的非發(fā)酵性病原性假單胞菌,在人體可引起肺炎、敗血癥、皮膚炎癥和壞死性蜂窩織炎等
分布范圍 通常存在于土壤、河流等自然界中


這些黑膠蟲樣本被鑒定為細菌。另外我們也查閱了大批文獻,十幾年前就有人做了相關(guān)研究,很多都鑒定為細菌,例如以下這篇[1]:


圖3 客戶文獻截圖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首先從黑膠蟲污染細胞樣本中分離得到黑膠蟲,然后從黑膠蟲中提取基因組DNA進行基因測序及分析,鑒定出的黑膠蟲為無色桿菌屬(Achromobacter)。
 

細菌已經(jīng)在地球上存在三十多萬年了,具有不同的形狀,根據(jù)形狀主要分為三類,即: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桿菌)(圖4)。鞭毛是著生在細菌表面的絲狀運動器官。由于鞭毛很細,只有用特殊的染色法,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直徑12~25nm,長3~12μm,柔軟、波形(圖5)。


圖4 細菌模式圖和細菌形狀分類

 


圖5 細菌鞭毛分布圖

單生(一根鞭毛著生于一端)

雙生(兩根鞭毛分別著生于兩端)

單叢生(一叢鞭毛著生于一端)

雙叢生(兩叢鞭毛分別著生于兩端)

周生(多根鞭毛遍布于菌體上)

 

鞭毛有三種運動方式:在液體中泳動,在固體表面上滑行,在液體中旋轉(zhuǎn)梭動。所以難怪,我們看到的黑膠蟲不是在液體中活躍游動,就是在液體中旋轉(zhuǎn)梭動,這就和黑膠蟲被鑒定為細菌的結(jié)果相吻合了。

來源:愛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21-38015121
E-mail:info@absin.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