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世界范圍內(nèi)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致病病原體是梅毒螺旋體,2017年,中國疾控中心報告梅毒新發(fā)病例47.5860萬例,死亡45人,在所有乙類傳染病中排名第三位。
今天小編要為各位老師解讀一篇APT客戶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楊天賜課題組最近發(fā)表的文獻,是首篇對梅毒患者進行代謝組學研究的文章,并篩選到了可以用于梅毒診斷的標志物,其中中科新生命提供非靶向代謝組學檢測。
梅毒的診斷和發(fā)病機制仍是臨床研究的難點。目前梅毒的診斷主要依賴血清學檢測(包括非密螺旋體和密螺旋體抗體檢測),血清學檢查的假陰性結果以及該方法的局限性可能阻礙梅毒的及時診斷和治療,科學家們?nèi)栽趯ふ腋舾、更特異的梅毒診斷標志物。
在本研究首次利用非靶代謝組學方法尋找梅毒患者血清中代謝診斷標志物。
Analysis of Serum Metabolite Profiles in Syphilis Patients by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2019 IF=4.287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dv.15530
研究材料:血清樣本,20例梅毒患者,20例健康人
研究結果:
01、質控評價
代謝的個體化差異大,生物學重復數(shù)多,且不做混樣,因此對儀器穩(wěn)定性的要求高。通過QC樣本的質控評價可以對儀器的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從而判斷數(shù)據(jù)質量的好壞。
通過PCA分析,可以看到圖中所有的QC樣本(藍色的點)都緊密地聚集在一起,表明實驗過程中儀器穩(wěn)定性良好,數(shù)據(jù)可靠。
02、血清代謝組學結果
基于UPLC-Q-TOF/MS技術,總鑒定到2890個特征峰,通過PLS-DA、層次聚類熱圖分析表明,梅毒患者和健康組在代謝水平上有著明顯得分離趨勢。
03、篩選潛在生物標志物
滿足VIP>1,P<0.05差異篩選標準的顯著性差異代謝物有5個,分別是氧化物三甲胺, 精氨酸, 溶血性磷脂酰膽堿, 甜菜堿, 乙酰肉堿。其中梅毒患者的氧化物三甲胺是健康對照組的3.922倍,其可作為梅毒患者與健康者的代謝診斷標志物。
04、通路分析
KEGG通路分析表明,代謝產(chǎn)物主要參與甘油磷脂代謝、膽堿代謝和ABC轉運體。
05、結果
本研究首次通過非靶代謝組學,揭示了梅毒患者與健康者在代謝層面存在者明顯差異,氧化物三甲胺可作為梅毒患者的診斷標志物。
小編心得
新穎的研究樣本和方向或許是這篇文章發(fā)表在JCR 2區(qū)的原因之一。后期作者一方面可以用大樣本隊列驗證氧化物三甲胺的診斷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從異常的代謝通路出發(fā),結合蛋白組、轉錄組做更加深入的機制研究。
中科新生命早在2014年推出了代謝組學服務,是市面上最早提供代謝組學服務的平臺之一,2700+代謝物標品二級譜圖數(shù)據(jù)庫+人工二次確認,雙重保障定性結果,歡迎有檢測需求的老師前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