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外顯子測序 (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高頻應用基因組測序方法。外顯子是人基因組的蛋白編碼區(qū)域,利用序列捕獲技術可以將其DNA捕獲并且富集。
|
||||||||||||||||||
[發(fā)表評論] [本類其他服務] [本類其他服務商] |
服務商: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查看該公司所有服務 >> |
技術優(yōu)勢
產品應用
相比于全基因組測序,外顯子區(qū)域占比小(約1%),因此更容易做到更高深度測序,檢測到更多低頻和罕見變異,同時也能降低測序費用和存儲空間。外顯子測序,50M的捕獲區(qū)域,測序數據量10-12Gb就可以得到100X的有效測序深度。這個特性決定了外顯子測序在遺傳性疾病和腫瘤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做腫瘤異質性研究。由于腫瘤異質性,腫瘤內部有很多亞克隆,有些亞克隆的占比很低,應用外顯子高深度測序可以更快、更經濟地檢測出普通測序深度難以發(fā)現的體細胞突變。
圖1 外顯子測序產品應用
華大基因采用Agilent等液相捕獲系統(tǒng),對人的全外顯子組區(qū)域的DNA進行高效捕獲富集,然后提供基于DNBSEQTM測序技術的捕獲測序服務。建庫和雜交實驗采用官方指定試劑盒,嚴格使用說明書推薦的試劑和耗材,并參照經過優(yōu)化的實驗流程進行操作。如下為DNBSEQTM外顯子測序技術流程。
圖2 DNBSEQTM平臺外顯子建庫流程
測序原理
圖3 DNBSEQTM平臺優(yōu)勢
首先,單鏈環(huán)狀 DNA 分子通過滾環(huán)復制,線性擴增2-3個數量級,增強信號。所產生的擴增產物稱為DNA納米球(DNA nanoball, DNB),采用高密度DNA納米芯片技術,將得到的DNBs加到芯片上的網狀小孔內(固定在陣列化的硅芯片上)。通過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技術(cPAS)和多重置換擴增的雙末端測序法(MDA-PE)得到讀長為100bp/150bp的雙末端序列。
圖4 DNA 納米球示意圖
MDA-PE的具體原理是:完成第一鏈(Forward Strand)測序后,在具備鏈置換功能的高保真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第二鏈(Reverse Strand),并通過DNA分子錨,進行第二鏈的測序。MDA-PE法具有合成快、準確度高等優(yōu)點。與其他二代測序技術相比較,DNB測序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勢:
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從測序的下機數據(raw data)開始,原始下機數據過濾掉接頭、低質量堿基、未測出的堿基(以 N 表示)后比對到參考基因組上,進行SNP檢測和InDel或者CNV分析,然后通過數據庫注釋,對變異檢測的結果通過基于變異有害性、樣本情況和基因功能表型三種分析策略,篩選出于疾病相關的有害性位點或基因。另外, 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測序數據,在整個分析流程中設置了嚴格的數據質控體系(QC)。
外顯子測序主要適用于腫瘤易感性、致病機理、癌癥異質性、轉移和復發(fā)以及藥物療效研究。其中癌癥異質性需要高深度測序,建議200X以上有效深度,FFPE樣品建議200-300X對應的數據量,需要盡量全面、準確地檢測腫瘤組織發(fā)生的所有突變信息,所以測序深度需要盡可能高,以檢測低豐度突變位點。ctDNA建議500X及以上有效測序深度,用于檢測Somatic 突變以及頻率來判斷ctDNA的存在和水平,從而反應腫瘤負荷等信息。
圖6 腫瘤信息分析內容
產品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Ng SB1, Turner EH., et al. Targeted capture and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of 12 human exomes. Nature.461(7261):272-6.
2. Choi M1,Scholl UI., et al. Genetic diagnosis by whole exome capture and 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45):19096-101.